4月19日上午,金融学专业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在经济管理学院举行。来自辽宁大学、东北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的高校专家以及浦发银行沈阳分行、国泰海通证券辽宁分公司和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公司的金融行业专家一行6人受邀参会。校党委副书记、金融学专业负责人吴东立教授出席会议,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孟祥龙陪同出席并致欢迎辞,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发旺出席会议。会议由金融系主任武翔宇副教授主持。
武翔宇主任首先就金融专业的发展概况做了简要介绍,并向与会专家展示说明了本专业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构想。征集论证环节由专家组组长、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杨丽教授主持。实务界专家首先发言。来自浦发银行沈阳分行的孙继东副行长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1994届毕业生,孙行长深情回忆了当年就读沈农的大学时光,并结合自己多年的银行从业经历指出,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思维方式以及持续的学习能力是职业发展的稳定基石;同时,作为沈农校友,孙行长建议毕业生抓住时代机遇,发挥农大专业优势,增加农业类知识储备,力争成长为“农业中最懂金融,金融中最懂农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国泰海通证券辽宁分公司副总刘达表示,理财顾问是证券行业收入最高的业务线之一,证券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倡议学生在校就读期间,通过全程化、系统化地参与各类竞赛和课题进行锻炼,培养逻辑思辨与沟通协作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学院金融学专业2001届毕业生、现任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公司重点业务部的王吉成总经理则通过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验证了孙行长所说的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以及刘总所说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面对来自实务界的人才需求与召唤,高校学者们给出了各自学校教学一线的做法与回应。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宛莹教授认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金融领域的迅速应用正在倒逼教师对金融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整合和升级。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李丹副教授则对培养方案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具体建议。专家组组长、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杨丽教授作论证总结。杨教授首先对上述嘉宾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了梳理与提炼;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升学就业等多元化需求,对培养方案修订提出了针对性修改建议。
论证环环相扣,会议讨论气氛热烈并达成共识,即“宽口径、厚基础、彰显农业特色”的“金融+”复合型人才将成为金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最后,校党委副书记吴东立对与会专家的到来和提供的宝贵经验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欢迎各位专家、同行、校友们继续关心关注沈农发展,携手并肩,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东北振兴贡献高教力量。
金融系副主任呼应副教授、系部分专业骨干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论证会。会后,专家、领导和师生代表合影留念。(撰稿人:傅颖、武翔宇;审核人:马发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