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旅游教育专家和旅游行业专家组成论证组,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出谋划策。论证组成员涵盖旅游管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以及旅游行业的相关专家,包括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隋鑫教授、沈阳大学商学院范秋梅教授、辽宁大学商学院郭舒教授、辽宁省文旅协会会长倪琛善、沈阳旅游集团副总经理海风等。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积极主动适应时代需求,致力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旅游管理专业秉持这一理念,以《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引,广泛收集并深入研习国内近30个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同时紧密结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的专业发展特色,完成202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稿。论证会上,专业负责人陈珂教授详细汇报了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思路和修订内容。此次修订初稿共删除原有培养方案中与当前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18门专业必修、限修和选修课程,新增“文创旅游产品策划”“旅游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旅游数字化营销”等10门适应新时代旅游发展和行业需求的课程,并增加“旅游顶岗实习”“旅游规划综合实习”学时,体现出旅游管理专业与时俱进、精准对接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新目标。
与会专家在听取培养方案修订汇报后,对初稿进行充分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培养方案能够严格执行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同时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学科交叉优势,课程设置逻辑性强,遵循教育规律和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在此基础上,专家们也提出一些完善培养方案的宝贵意见: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需进一步精炼、明确,建议突出服务辽宁、服务东北、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定位;二是在旅游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应紧密结合具体行业实践,尤其在传播辽宁非遗文化中凸显旅游本科人才的独特优势;三是部分课程设置存在交叉,需进行整合调整,以优化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认真听取与会专家的建议,并表示将根据此次论证会的意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设置,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实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旅游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党委书记孟祥龙、副院长马发旺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全体教师参加此次会议。(撰稿人:何丹;审核人:马发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