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项目 >> 教学管理 >> 教学信息反馈 >> 正文

教学督导信息2024年第147期-场景式课堂教学,启发式知识传授

来源: 日期:2024-11-10

教学督导信息

2024】(第147期)总第147

沈阳农业大学第十二届教学督导室主办

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十日

场景式课堂教学,启发式知识传授

——浅议经管学院杨肖丽老师《农产品营销学》课程教学特色

督导员 李新华

114日上午第四节课,走进学校南院教学楼413教室,听了经管学院杨肖丽老师为22级农经专业创新班讲授《农产品营销学》课程。听课后感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师生互动自然流畅,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有认真且轻松的问答和探讨,课堂教学别开生面,耳目一新。现把杨老师的特色课堂教学方法分享给大家。

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聚焦课程重点

上课开始,杨老师点了一个学生上讲台就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相关的营销现象进行讲解,这个学生用大约7分钟讲述了“书店咖啡”的定位及营销策略。学生讲完,杨老师首先提问问题,接下来组织学生提问,要求学生在讲台上一一回答,在问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不时地进行点评,发现学生回答的方式不对,杨老师也及时纠正,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回答问题。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发言提问,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书店咖啡”项目的营销特点被逐步揭示出来,聚焦在咖啡产品特点和营销策略问题上。这时,杨老师走上讲台,对“书店咖啡”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对咖啡厅的营销方式、店铺位置、顾客类型、来客频次、客流特点、服务定位、利润空间等等关于咖啡营销中的关键问题做了精彩的讲解,讲解过程中,同学们的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们的产品营销思维和问题分析的能力。下课后我问杨老师上讲台发言的同学和介绍的内容是提前安排的吗?杨老师说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不同的汇报讲演题目,上讲台发言是随机点的。可见杨老师的知识储备丰富,每个随机题目都有精彩的讲解。

二、结合案例,深入浅出,问题阐述清晰

以“书店咖啡”为例讲述了咖啡厅的营销思维分析后,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接下来的讲授的知识点是关于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同质偏好、分散偏好与集群偏好。杨老师利用“饮料产品包装是否附带吸管,观察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反映”这样有趣的案例,对影响农产品营销的地理变量(国家、地区、城市、农村和气候等)、人口变量(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生命周期、宗教、种族、国籍和社会阶层等)、心理变量(自我价值、自我形象和生活方式)、行为变量(需求和利益、决策角色、消费者和使用状态)进行深刻剖析,结合自己团队近年来农业企业品牌建设的经历,详细讲解如何细分农产品类别,分析不同群体、区域、职业顾客的不同需求,找到需求的差异化,给每个细分市场命名,再进一步识别各细分市场的特点,测量各细分市场的规模,最后确定营销组合。讲解过程不时地穿插自己团队品牌策划的典型案例,列举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课程讲解绘声绘色,课堂上随时提问学生,和学生对话,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听起来引人入胜,生动、清晰地阐述了本节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三、精心设计,启发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杨老师上课时经常不在讲台上,而是在学生中间,讲课时随时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进入角色。在讲到农产品的商品特点时,杨老师就提出了白酒这样的特殊产品,要求学生思考白酒的功能价值,在杨老师的启示下,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同学们发言表达的基础上,杨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就把白酒的情绪价值、社交价值和稳定交付的产品功能特点顺理成章的概括出来,这个小小的教学环节设计,为农产品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的制定的内容讲解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接下来讲解农产品目标市场的无差异性、差异性和集中性营销策略,归纳出“产品-市场集中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选择专业化和全面进入”选择目标市场五种模式,自然流畅,水到渠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课堂场景就像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剧本杀”,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角色,融入其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经管学院杨肖丽教授是我校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带领团队承担多个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项目,也为多家农业企业的品牌创建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农业品牌建设实践为课程教学积累了宝贵的案例素材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杨老师把社会实践融入课程教学,创新理论课程教学新模式,很有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本期信息传至:王铁良副校长、王海龙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项目 >> 教学管理 >> 教学信息反馈 >> 正文
教学信息反馈

教学督导信息2024年第147期-场景式课堂教学,启发式知识传授

来源: 日期:2024-11-10

教学督导信息

2024】(第147期)总第147

沈阳农业大学第十二届教学督导室主办

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十日

场景式课堂教学,启发式知识传授

——浅议经管学院杨肖丽老师《农产品营销学》课程教学特色

督导员 李新华

114日上午第四节课,走进学校南院教学楼413教室,听了经管学院杨肖丽老师为22级农经专业创新班讲授《农产品营销学》课程。听课后感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师生互动自然流畅,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有认真且轻松的问答和探讨,课堂教学别开生面,耳目一新。现把杨老师的特色课堂教学方法分享给大家。

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聚焦课程重点

上课开始,杨老师点了一个学生上讲台就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相关的营销现象进行讲解,这个学生用大约7分钟讲述了“书店咖啡”的定位及营销策略。学生讲完,杨老师首先提问问题,接下来组织学生提问,要求学生在讲台上一一回答,在问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不时地进行点评,发现学生回答的方式不对,杨老师也及时纠正,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回答问题。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发言提问,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书店咖啡”项目的营销特点被逐步揭示出来,聚焦在咖啡产品特点和营销策略问题上。这时,杨老师走上讲台,对“书店咖啡”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对咖啡厅的营销方式、店铺位置、顾客类型、来客频次、客流特点、服务定位、利润空间等等关于咖啡营销中的关键问题做了精彩的讲解,讲解过程中,同学们的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们的产品营销思维和问题分析的能力。下课后我问杨老师上讲台发言的同学和介绍的内容是提前安排的吗?杨老师说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不同的汇报讲演题目,上讲台发言是随机点的。可见杨老师的知识储备丰富,每个随机题目都有精彩的讲解。

二、结合案例,深入浅出,问题阐述清晰

以“书店咖啡”为例讲述了咖啡厅的营销思维分析后,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接下来的讲授的知识点是关于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同质偏好、分散偏好与集群偏好。杨老师利用“饮料产品包装是否附带吸管,观察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反映”这样有趣的案例,对影响农产品营销的地理变量(国家、地区、城市、农村和气候等)、人口变量(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生命周期、宗教、种族、国籍和社会阶层等)、心理变量(自我价值、自我形象和生活方式)、行为变量(需求和利益、决策角色、消费者和使用状态)进行深刻剖析,结合自己团队近年来农业企业品牌建设的经历,详细讲解如何细分农产品类别,分析不同群体、区域、职业顾客的不同需求,找到需求的差异化,给每个细分市场命名,再进一步识别各细分市场的特点,测量各细分市场的规模,最后确定营销组合。讲解过程不时地穿插自己团队品牌策划的典型案例,列举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课程讲解绘声绘色,课堂上随时提问学生,和学生对话,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听起来引人入胜,生动、清晰地阐述了本节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三、精心设计,启发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杨老师上课时经常不在讲台上,而是在学生中间,讲课时随时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进入角色。在讲到农产品的商品特点时,杨老师就提出了白酒这样的特殊产品,要求学生思考白酒的功能价值,在杨老师的启示下,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同学们发言表达的基础上,杨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就把白酒的情绪价值、社交价值和稳定交付的产品功能特点顺理成章的概括出来,这个小小的教学环节设计,为农产品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的制定的内容讲解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接下来讲解农产品目标市场的无差异性、差异性和集中性营销策略,归纳出“产品-市场集中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选择专业化和全面进入”选择目标市场五种模式,自然流畅,水到渠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课堂场景就像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剧本杀”,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角色,融入其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经管学院杨肖丽教授是我校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带领团队承担多个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项目,也为多家农业企业的品牌创建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农业品牌建设实践为课程教学积累了宝贵的案例素材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杨老师把社会实践融入课程教学,创新理论课程教学新模式,很有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本期信息传至:王铁良副校长、王海龙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

Copyright©1999-2022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 电话:024-88487153 邮编:110866邮箱:jgxy@sy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