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信息
【2023】(第3期)总第184期
沈阳农业大学第十一届教学督导室主办
思政引领 学生中心,支撑农科人才培养
---介绍经管学院杨欣老师“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
教学督导室
“发展经济学”课程组在分析课程教学痛点的基础上,重塑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重构(强化“三性”)、教学方法创新(多元融合)、教学环境创设(场域相通)、教学评价优化(“三多一全”)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创新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获得学校2023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现将杨欣老师的“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分享大家。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简介 发展经济学课程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农学门类专业的选修课,40 学时,2.5 学分,本科二年级开课。发展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极度契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课程考察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破解“种地不挣钱,增产不增收”等经济发展
难题,提出经济发展对策,做出合理的经济选择。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把握整体经济发展形势,提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破解发展中国家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能力,结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实践,深入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政策和发展道路。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全面增强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三农意识,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三农人才。
(三)教学理念 课程以思政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提升学生专业赋能的意识,培养为三农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通过多学科深度融合,提升农学门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乡村振兴人才。
(四)学情分析 农科门类专业学生虽然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热爱农村,但缺乏对耕读文化、农业文化的深度了解,缺乏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深刻认知,缺乏对经济发展大局的把握。
(五)教学痛点
痛点1 :从教学内容来看,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科教融合深度不够、理论指导实践不全面,缺乏对专业人才的有效支撑。应强化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痛点2 :从教学方法看,传统讲授仍以课堂单向灌输为主,课堂抬头率和点头率不高,学生参与度有限。应借力科研成果、业界同行及多媒体平台等提升教学成效;痛点 3 :从教学主体来看,课程教学局限于校内教师,主体单一。应进一步升级教学思维,打造融合式团队,拓展教学场域;痛点4:从教学评价来看,评价方式落后,对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全周期教学评价不足。应在全周期过程中,综合解决多主体、多形式、多对象的评价问题。
(六)创新基础 发展经济学课程已经建设成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校级一类课,校级网络优秀课程等;专业目前建设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一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课程团队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多项成果获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等奖励,多项咨政建议和研究成果被辽宁省委、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粮食局、辽宁省社会保障部门等批示、采纳,为课程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创新举措
在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农学门类专业学生的经济发展观,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新农科专业人才。
(一)课程内容重构 —— 强化“ 三性 ”
1. 强化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显性化“发展经济学”授课知识和分散思政元素之间的隐性联系,以深化思政教育为旗帜,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导功能,通过情怀引领、精神传承,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情怀。
2. 强化教学内容的前瞻性
将科研成果及前沿研究融入教学内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内部修炼素养,外部加强交流,做到内外兼修:内部定期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外部分三个层次进行前沿性内容的学习。一是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工程课程建设培训;二是省内教学研讨,学习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三是课程前瞻内容的提升与交流,积极参加新时代发展经济学论坛及中国发展经济学年会。
3. 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指导性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源于经济现象,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为分析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为任务。立足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现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结合授课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实现课程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方法创新 —— 多元融合
1. 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融合
通过课堂展示、文献阅读、线上资源学习与讨论、案例研讨、课程资源分享等线上线下多元混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教学全过程挖掘思政元素,增强家国情怀,树立三农意识,培养学生学农、知农、懂农、爱农。
2. 案例教学与场景叙事融合
引入场景叙事法,将案例实践“场景”与“角色”统一的“叙事”过程。对案例素材实施“识别——反思——内化——建构”的案例教学价值设计。通过热点案例的特定场景,结合农科门类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实现场景代入、自我转化,进而展开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甚至辩论,变“知识宣灌”为“发现之旅”。
3. 问题研究与 数字技术融合
课程采用现代信息化处理方法,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动态、直观地传达出数据关键的特征,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与意义。如通过东北地区人口流动的可视化动态图,进一步探讨东北地区人才流失问题,进而引发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考。
4. 能力培养与校外联动融合
拓宽授课视野,将课程教学不单纯局限于课堂,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实施校内外联动教学。立足于学科的实习基地,加强深入农村服务三农的意识培养,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依托多个校外优质实践教育基地平台,极大地助力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环境创设 —— 场域相通
打造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三场域教学,做到理实并举,场域相通。
1. 深耕多元化理论场域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主要以理论讲授、案例教学与互动讨论为主。提前布置任务,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及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进行剖析,对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进行汇报,通过小组课堂展示等全方位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设置“作业互评”,模拟同行评议,观点分享碰撞。
2. 打造多样化实践场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主要以专题讲座、体验式教学为主。通过涉农专题讲座,深入三农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验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项目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如“大学生+合作社”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鼓励学生深度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参与农业经济与金融等社团、指导专业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等,讲做结合,在言传身教中传递创新意识、学术精神、服务三农的理念。
3. 开拓信息化网络场域第三课堂
第三课堂以线上教学、实验式教学为主。结合中国大学慕课、易尔思平台等,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发挥协会微信公众号作用,展示线上实践指导并宣传实习实践教学成果。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使用开展实验式教学,项目以具有现代化农业企业特点的工厂化鱼菜共生智能农业经营为载体,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通过可视化鱼菜共生现代农业企业的经营推演,了解新农业特色项目各经营环节的种样工艺和工作内容,熟悉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经营全过程。
(四)教学评价建立 ——“ 三多一全 ”
通过教学改革,建立“三多一全”的评价方案。融合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全周期教学过程(解决“何时评”的问题),综合运用多主体(解决“谁来评”的问题)、多形式(解决“怎么评”的问题)、多对象(解决“评什么”的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案。通过强力落实与教学环环相扣的“三多一全”评价方案,及时传达评价后反馈信息,督促教师改进不足之处,及时更正教学观念、内容、方法等,实现评价结果效用最大化。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一)特色
围绕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养三目标并重;强化教学内容“三性”,一是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突出课程内容的思想性,二是 科教融合,把握前沿,确保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三是 理实融合,学
用一体,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指导性。
(二)创新
1.理念创新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走向社会需要为目标。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将思学院、系 教学前政元素浸入课程全过程,增强学生学农爱农意识,立志服务三农的精神。
2.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多元融合”,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融合、案例教学与场景叙事融合、问题研究与数字技术融合、能力培养与校外联动融合。
3.评价创新
运用“三多一全”综合评价体系,对课程全周期从多主体、多形式、多对象进行考核。
本期信息传至:陈启军校长、辛彦军副书记、王铁良副校长,吴东立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